2025.08.24
學員心得鄧○軒(政大/心理)
錄取學校
(1) 台大-心理學系碩士班(丙組-工商) 【探花】
(2) 政大-心理學系碩士班(工業與組織組) 【狀元】
我是政大心理大四的學生,大學四年花了不少時間探索自己未來想走的方向。主要摸索的方式包含修課、加入實驗室、修習師培課程、旁聽不同實驗室的 meeting,以及大三開始固定參與工商實驗室的 meeting,可以算是每個領域都有接觸過。
在大二下到大三上的這段期間,我主要是在臨床組、實驗組(認知神經科學)與工商組之間做選擇。臨床組是我進心理系時最初的目標,也一直想成為助人工作者;實驗組是因為我從大二開始加入認知實驗室,實際參與研究流程後,覺得認知神經科學很有趣;而工商組則是在後期修課後才開始感興趣,特別是在開始固定參與 lab meeting 後,對工商心理的實務面與研究方向才有了更深的認識。
雖然考量了自己的特質和對未來職涯的想像後,知道工商組確實是最適合我的方向,但要放棄較熟悉的實驗組和實踐助人初衷的臨床組還是讓我挺掙扎。後來我將所有疑惑與想法帶去和老師聊聊,討論與思考之後,我發現自己仍能將心理學所學結合個人特質應用於職場,並透過另一種方式幫助他人,才更加確定自己要選擇走工商領域。
在摸索過程中,我是將「要走哪個領域」與「是否要念研究所」稍微分開思考。隨著實際參與研究,我發現研究所提供的邏輯訓練與實務經驗是大學階段難以獲得的,所以最後決定報考工商心理所。
至於報考管道我也花了不少時間考慮。最後會放棄推甄主要是因為我在校成績沒有到可以拿書卷獎的程度,也沒有做大專生計畫。雖然有研討會論文投稿的經歷,但主題偏向認知神經科學,與工商的關聯較弱,加上覺得自己心理學方法的熟悉度較低,所以才選擇用考試管道。最後我報考了政大、臺大和清大,一開始我就是以政大為主要目標,後來放棄了臺大也沒有去清大的複試,選擇留在政大。
1. 時程規劃與各科準備方式
這段期間是以春季班課程為主,內容多為基礎概念。我自己是因為四月開始都在準備研討會的研究,加上我主要心力還是放在學校的課程,所以僅有前面幾堂課有按照進度,後面的課程是在暑期班前用幾天的時間才快速把所有課程跟題目趕完(但有確保每個概念都有了解!)。不過春季班的內容之後在暑期班都會再完整且更詳細地重講一次,因此是否要花時間上春季班可以依照自己的程度斟酌安排。但整體而言,我是覺得先上春季班對後面課程的深入學習滿有幫助的。
暑假是複習的黃金時段!為了省下通勤時間並按照自己的步調,我是用線上的方式上課。因為同一科目可能會有不同教材,我會把每個科目的內容統整在同一個地方。我大部分是整理進自己的筆記,只有心統和心測是直接在補習班講義上整理。這樣做的好處是複習時比較方便,內容結構也更有條理。
暑假我主要是以補習班的課程為主,進度安排上會確保每堂課內容都有完整理解才進入下一堂,也會搭配補習班的題目複習。在上課或是讀課本的時候,我習慣將相似或是可做比較的概念的頁數或公式標註在旁邊,幫助自己將概念連結在一起。
心統的部分我覺得補習班課程就已經很完整;心測我則有找出之前上課的簡報作為補充,並將學校有上但補習班沒提到的內容補進講義中;心研的部分,補習班較著重在實際研究上會用到的知識,政大的心理實驗法則不管是必修課還是研究所考試,都包含滿多認知研究設計,跟其他學校的方向差異滿大。因為很多內容在學校修課時沒有接觸過,所以我這段時間還是主要以補習班課程為主。老師很常分享做研究時的實務經驗與操作細節,雖然考試不一定會考,但我覺得這些內容補充了很多實用的知識。
因為社心人格和工商都是預錄影片,我大概在七月底前就把影片全看完。在補習班課程以外,因為我在學校上社心、人格時主要是以老師的簡報為主,所以我把社心與人格的課本各讀過一遍,並結合之前的簡報內容整理成完整筆記;組織、人事的部分則是因為在學校修課時就是以課本為主,所以我主要是補念學校老師跳過的章節,上過的部分則重新複習筆記。
這學期因為準備考研我只修了七學分,但我有在系上的心腦學中心與實驗室工讀,同時也有接家教跟參與排球系隊練習,所以讀書時間被壓縮不少。雖然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讀書效率跟專注度會提升,也會更努力擠出時間唸書,但整體而言還是增加了一些壓力,也壓縮到睡眠跟休息時間。建議大家還是要適當安排,減少自己準備考試的阻礙。
這段時間我主要複習暑期班的講義,並跟著秋季班課程的進度走。心統的考古我開始進行更有計劃的練習;心測我則是按照補習班的講題進度,分章把補習班給的考古題目全部打字作答,在這段時間完成這件事幫我減輕了不少負擔,且由於心測考題方向相對固定,我後期幾乎都是複習自己考古的作答。心研的部分因為政大的考試風格和其他學校不同,我主要分章讀政大的考古題,搭配學校的心理實驗法課本整理筆記。雖然今年考題方向改變,課本內容派不太上用場,但其實讀到後面會發現心研的核心概念相對固定,三間學校考下來,我覺得只要掌握做研究的大方向與如何解讀實驗結果,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心方的考古練習我在這階段都是以章節為單位,還沒有進行整份考古的計時練習,這段時間的考古練習重點對我來說是確認概念理解,而不是針對考試節奏做準備。
因為暑假是以課本為主,所以這段時間我完整複習一次補習班講義,並將課本中沒涵蓋的內容補進自己的筆記,同時回顧暑期整理的各科筆記,可以說是第二輪的完整複習。因為以分數佔比來看,社心與人格這兩科佔比相對較高,且社心又是工商的基礎,所以我花不少時間反覆複習與釐清概念。人格的部分因為學校課堂簡報、補習班講義與課本三者內容落差較大,所以我也花了不少時間把三種來源統整成一份完整的筆記。
組織與人事的複習方式和社心人格相似,我也會針對常見概念去找網路資料、文獻,甚至是碩士論文。看碩士論文的好處是文獻通常整理得很完整,也能更了解工商領域的研究方向。
雖然一直知道英文要念,尤其是政大有考英文作文,但我還是都一直忘記讀英文。是後期看考古發現臺大政大的單字都挺困難,才開始稍微讀英文單字。老實說我也不確定背這些單字是否真的有幫助,我自己還是比較擅長文法與閱讀理解,不過英文是第一關的篩選門檻,建議大家可以早點看看英文考古題,評估自己的英文能力,再決定投入的時間與方向。
我在衝刺期的一開始還是會在小問題上太過鑽牛角尖,也會執著於要完全掌握所有考試內容,導致自己即便很認真準備仍會很焦慮與沒信心,但後來身邊的學長姐提醒我在這個階段不要太專注於不重要的細節,也會跟我說研究所的考試本來就沒有要讓人全部都會寫,聽取這些建議後我心態就有比較穩定,也開始比較肯定自己的努力。
我從大二開始就加入認知實驗室,算是有參與到整個實驗的流程跟發表。因為準備後期的研討會真的花了滿多時間,所以我有時候會因為沒有把這樣的經歷拿去推甄而覺得可惜,但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實際做研究的經驗為我帶來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在心方的部分,所以其實過往的學習經驗都不會白費!
● 工商 lab meeting
我從大三開始參與工商 lab meeting,我在一開始其實都聽不太懂學長姐的報告,特別是在討論環節時,常常想不太到有什麼問題或想法,但隨著知識量的累積,我開始比較能產出自己的想法。對我來說,討論環節是收穫最大的部分。透過學長姐的提問與討論,我更了解什麼是問題以及有什麼可能的解決方向,學長姐也會很友善地幫忙解惑,讓我獲得很多研究上的學習。
備考期間我也有持續參與 meeting,不僅能維持對研究的接觸,也讓我在思考與組織作答方面越來越快速,是非常珍貴的學習機會。
這學期我還是有持續練系排並參加比賽。雖然每次練球前都會焦慮進度沒念完,但在練球以及和隊友互動的過程中,真的能暫時放下讀書的壓力,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休息時間。備考期間我也滿常和朋友吃飯、散步或聊天,因為有這些朋友的陪伴與鼓勵,減緩了我不少焦慮。
雖然讀書很重要,但在這段期間也要試著找到讓自己身心放鬆的方式。備考過程會有很多壓力,甚至可能會影響到身心健康,建議大家有需要的的話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或是尋求專業協助,也要盡量調整作息、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才可以用最好的狀態面對挑戰!
從摸索未來方向到實際準備考試的過程中,都會因為種種不確定因素而感到焦慮。建議大家與其反覆焦慮未來方向,不如主動去接觸不同領域,將自己的疑問與想法列出來,找老師或信任的人聊聊,或許能更快釐清方向。
考研這條路不一定會有人在身邊,我自己是一半以上的暑假跟過年以外的寒假都待在台北唸書,常常會因為獨自一人奮鬥而會感到孤單。在這過程中,除了要學習跟自己相處,我發現對自己有耐心也很重要,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心急,弄不懂的概念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理解與克服。
研究所考試可以說是我升學路上最腳踏實地準備的考試。我在考試前幾天的心態都滿穩定,且相信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我也能很篤定的告訴自己,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沒有愧對自己的努力。這是我第一次在考試前感受到這種踏實感與安心感,能夠有這種感受對我來說上榜還珍貴且開心!
變強變厲害的過程都是不容易的,但正因為努力過,獲得的好結果才會格外珍貴。大家在這段期間可能會看很多心得,也會不自覺與他人比較,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什麼樣的方法最適合自己。疲倦和焦慮都難以避免,但不論如何都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也要相信一直堅持跟努力的自己是值得獲得好結果的!祝大家考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