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學員心得何○璇(中原/心理)
錄取學校
(1) 台大-心理學系碩士班(甲組)(認發) 【榜眼】
(2) 政大-心理學系碩士班(實驗與發展組) 【榜眼】
(3) 中正-心理學系碩士班 正取
中原心理學系應屆畢業生,大學四年必選修都認真讀書維持成績,但是沒有做專題的經驗。由於我希望能考上更好的學校,且相較於甄試,我自己對考試入學更有信心,因此選擇報考研究所。為了更有效率地準備研究所考試,並更有系統地強化專業知識,所以報名了補習班。
我報考的學校組別都不用準備審查資料或面試,所以重心只要放在準備考試上。以下分三點說明我的學習進度、各科準備重點、補習班老師教學方式。
(一)各階段學習進度:
● 7-9月—暑期班:詳讀課本講義打好基礎
暑期班課程很密集,這個時期就是跟著補習班排課進度上課,建立紮實的基礎,偶爾給自己一些休息時間,但是進度不要落太多。(個人經驗:認知與發展的課程我個人因為不太適應老師的上課方式所以是自己找時間線上看影片,但是累積太多堂課,補課的進度壓力大。
● 10-12月—秋季班:複習、自製重點筆記
因為這時候已經開學了,所以秋季的課程都是線上看影片,補習班秋季課程著重於複習和加深加廣。針對方法學我自己是配合秋季的課程複習並自己統整重點筆記。秋季沒有認知與發展,所以我是基於補習班課本的架構以及自己大學三年的筆記去整理精簡的重點筆記。
● 1月—寫考古題、錯題本
(還是建議大家早點開始寫考古題。)這時候我幾乎是跟著考程的作息,像台政都是8點開始考第一科,所以就直接跟著考程來寫考古題,讓自己習慣考試的模式。寫考古題不只是熟悉考試題型和出題方向;更重要的是訂正、分析答案,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和需要加強的部分。更甚者,可以嘗試根據歷年考題猜一下可能會考的題目,自己寫看看。
記得注意保暖、吃好睡好,這時期是壓力最大身體最差的時候,抱病考試很痛苦的。(我自己病了三周,考完試才好)
● 2月—考試
考試前記得去拜拜,讓自己安頓好身心,準備上戰場。說不緊張是不太可能。所以建議考目標學校之前要有一間拿來練筆,讓自己適應考試的緊張感跟考場的氛圍。考完一科不要急著對答案,把心力放在下一科的準備。
(二)針對各科的準備重點&考試經驗:
我是以目標學校(台大、政大、中正)為主進行準備,參考用書主要是系上必選修課本還有補習班講義。補習班老師也會有推薦書單,可以視自己的需求購買。
● 普通心理學:
因為三所學校中只有中正考普心,而且全部是選擇題,所以我相對投入的準備時間較少。主要是跟著補習班上課來複習大學三年學過的內容,並加上寫考古題練習,這樣的準備就蠻足夠了,有些常考的理論和題目一定要記得。
考試經驗:
今年中正的普通心理學,除了歷年常考題目外,還增加了很多生理跟知覺相關的內容。
● 心理學方法:
老實說是最難準備的一科,特別是統計考題很多變,因此補習班講義一定要讀熟,整理成自己精簡的筆記。測驗內容相對明確,比較好準備;實驗法常以實驗題組的方式去出題,這兩個部分可以配合老師秋季講解的考古題來準備,應付大部分的題目。
考試經驗:
今年台大的統計考題與往年有很大差異,讓我比較難以下筆,而測驗跟實驗法都是考過的題型。相較之下,政大考題相對簡單,但是題數多要拚手速。
● 認知與發展:
把暑期課程上完之後就是自己整理筆記和寫考古題,我主要把重心放在常考的內容,練習好好地把定義、內容、舉例寫清楚。至於有些太偏門、好幾年才出一兩題的部分,我就選擇不花太多心力。(如果剛好考到就算我運氣不好吧)
考試經驗:
今年台大認知出選擇題、發展題型跟歷年差不多,整體來說難度不高。政大認知出了比較複雜的實驗題來考、但發展也是以常考的內容為主。
● 生理與知覺:
這部分補習班沒有開課,因此我完全依靠大學三年的筆記來複習,再針對台大、政大的考古題常考的內容去做準備,一開始真的遇到很多題不會寫,畢竟學校老師教的內容會有不同。遇到很多不懂的就上網查或是問生成式AI作為參考。
考試經驗:
台大今年出50題選擇題,考得非常細且內容廣泛。政大考題相對不難。
● 英文:
我的英文程度大概中等,除了補習班課程跟考古題之外,沒有另外多做準備。台大的英文難度無法預測(今年單字題特別困難)、政大要考作文,而且認知、知覺也用英文出題。如果對自己的英文程度沒有把握,建議多背補習班老師提供的單字與文法重點。總之,英文一定要顧好,不要因為英文被刷掉。
(三)補習班老師教學方式:
● 普通心理學:
上課生動、內容好懂,講義內容清楚且資訊完整,能很好的幫助記憶。
● 統計:
內容紮實,涵蓋所有核心觀念;邏輯清晰,跟著上課能有效建立統計概念。
● 測驗&實驗法:
老師經常分享自己參與過的研究作為範例,可以更清楚實務應用的資訊。不過講義的內容相較於其他科目來說比較零散。
● 認知與發展:
個人不太習慣老師的上課方式,選擇改用雲端影片,調整成2倍的播放速度看課的方式把所有內容看過一遍。講義方面:資訊量豐富,覺得老師講義的部分理論編排可以再調整一下,及部分理論的論述可以再多強調一些,之後複習時會更容易理解吸收。
● 英文:
文法講得很清楚易懂,單字量也很足,會一直強調叔叔教的都有考。
1. 善用補習班資源,更要自主學習:
補習班能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系統化的課程,對備考而言是很好的輔助工具。然而,成功的關鍵在於個人的努力與時間投入。如果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即使再多資源也無法發揮效用。
2. 建立個人化的讀書模式:
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包含讀書方法、作息、學習地點、是否需要夥伴一起讀書,建立穩定的學習環境及習慣才能讀得下去。
3. 制定讀書計畫:
做好適當的時間規劃,一步一步紮實的向前走,不要被時間追著跑;同時,保留一定的彈性空間,適時調整進度。記得要安排休息放鬆的時間,勞逸結合才能維持學習的效率。
4. 探究報考動機、調整心態:
思考自己考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全力以赴一次就上岸?還是抱著嘗試的心態,沒上就去工作?建立明確的目標,才能更有動力的向前跑,遇到困難時也更能堅持下去。
5. 積極探索:
主動向學長姐或老師請教,多閱讀有興趣的領域的研究論文,了解研究所的學術環境與未來發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走這條路。
6. 相信自己:
無論你現在處於探索、奮鬥,還是迷惘的階段,都請相信自己。每天進步一點,回頭看時,你會發現自己的茁壯;遇到挫折是常態,只要能夠再站起來,你就離成功更近了。考研究所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但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你,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