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學員心得張○綺(彰師/諮輔)
錄取學校
(1) 台大-心理學系碩士班丙組(工商) 【狀元】
(2) 政大-心理學系碩士班(工業與組織組) 【榜眼】
(一)背景介紹
我大學就讀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學校組),大四下學期才決定要考工商心理所。在備考期間我是邊準備教育檢定和教育實習,因此可以利用的時間相對比較少,所以如果你也是類似的狀況,希望能透過我的經驗鼓勵到你!
(二)報考動機
在我們系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是要走教職或諮商所,但因為我自己對於在學校或是純諮商的工作都沒有很感興趣,再加上父母都在科技業工作,所以就瞭解了一下心理所有沒有跟企業相關的科系可以念,算是誤打誤撞找到的。
(一)補習班課程搭配
我大學唸的是相關科系,有修過心理統計、心理測驗、人格心理的課,但心統與心測都跟考試的內容和難易度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在心方這門科目上也沒有比跨考生熟悉多少。補習班的課程我最終決定報了心方和工商兩科,社人這科則因為大學上過再加上主要是背科就打算自己念。另外我自己是全程上雲端也沒有參加任何讀書會,雖然過程中會擔心自己的進度和方向會不會跑偏,但因為補習班都有創立各科的社團和定期小考,所以即使是自己備考也不會太慌張。
我是從春季班的末端開始上,因為當時也正在面臨大四實習,因此我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在暑假開始前把春季班的課程上完、習題練習完,並把手邊有的書看過第一輪(只畫重點不做筆記,各科進度規劃會詳細說明我有看哪些書)。
暑期班開始老師也會說進入衝刺期,除了跟著課程的進度並搭配習題之外,我也進入每一科的精讀,做分章筆記並把課本和補習班的內容做統整。因為這一階段的進度很明確(就是每一科每一章的精讀和課程),所以我自己有做進度表,每一天都會碰到三個大科(心方、社人、工商),輪流唸避免先念完一科後又太久沒接觸忘記。我自己是以進度完成與否決定自己要念多久,一天大約 12 小時左右,不過主要是因為我手寫筆記,所以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秋季班開始時基本上每一科都有大致的了解了,大概是翻開考古題時會知道是在哪一章節,但寫不出多少東西的程度。這時候除了補習班課程會補充進階的東西之外,我自己也開始唸目標學校教授的論文,並為每一篇讀過的論文做一頁筆記。在此同時,我還是會一直複習暑期做的分章筆記,把每一章節畫成一個架構圖,再反覆背反覆複習,讓自己在看考古題的時候能提取到多一點唸過的東西。
考前衝刺階段我自己的重點就是在練考古題、默背整個科目的大綱,另外我也重新再瀏覽了一次各科的課本(速速看過去),主要是因為我秋季後的複習都是建立在暑期做得分章筆記上,但當時自己還沒有非常了解這個學科,也沒有讀其他文獻,所以怕自己漏掉了一些重點才回去看的。
考古題的部分雖然我從暑假開始就有在看,但一直都沒有真的拿紙筆寫過,都是邊翻書邊把預計自己會寫的東西打在電腦上。第一次真的計時拿紙筆寫就是在補習班的模擬考上,那時候發現自己寫一整天的字後除了手快斷掉之外,很多自己會的知識根本寫不完。在這次教訓後,我立馬開始練考古題,我大概練了台大政大近十年的考試題目,一直練到寫一整天都不會酸到拿不動筆,而且寫得出來的東西都寫上去了,我自己覺得就差不多可以去考試了!
(二)老師教學方式
1.心理統計
心統老師的課程非常完整,在春季班就會講一次各章節的基本概念,暑期班會涵蓋整個考試範圍,在春季班的基礎上建立更完整的邏輯架構,最後秋季班會補充進階觀念和比較難的題目。循序漸進的方式會一直複習到舊的觀念並連結到新的內容,讓整個邏輯一遍一遍順過。 除了教學進度的安排之外,心統老師的課更是會把很複雜的觀念或是公式解釋得非常清楚,透過圖解或舉生活中的例子讓統計變得有趣很多。我自己上統計三個小時永遠是聚精會神,即使在家上課也完全不會分心!另外,心統老師的課本非常非常完整又清楚,暑期班和秋季班的內容都在裡面,也常常更新,涵蓋很多近年常考的觀念。
2.心理測驗、心理實驗法
心測研老師的課程安排上也是在春季班先講一次各章的主要概念,暑期班會完整的講,也會涵蓋到比較難的內容,在暑期班聽的時候有些部分會比較抽象,不過到秋季班已經有統計和念過一次的基礎上,再上一次會清楚很多。秋季班的課程和暑期班沒有差到很多,主要就是重點的複習和困難的觀念再順過一次。 心測研老師滿常在課堂中補充到未來研究所會用到的知識(未必會在考試中出現!)或是拿真實的研究數據來跟大家解釋這門學科的應用,雖然會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去理解消化,不過我覺得吸收過後真的可以增加自己在考試時寫題的深度和豐富度!
3.統測研輔導課
在暑假後期開的課程,共五堂,基本上每堂課都會有小考(google 表單),協助你釐清自己到底有哪些觀念沒有很清楚。我自己覺得輔導老師的課程會幫大家釐清很多容易搞混的觀念,也會從數理統計的角度去解說一些統計觀念(跟心統老師不太一樣),如果已經在心統老師的課程中聽得很清楚,再上這堂課的時候會覺得夠透徹。另外,老師的補充給的很充足,對歷屆題的解釋也很清楚!
4.工商心理
工商心理這科是看雲端影片,也只有暑期的課程(春季課程比較偏普心概覽),不過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這門學科的還是很受用。老師的課程分配大致是組織心理學五成左右、人事心理學三成、消費者行為兩成,並且會給滿多實例補充資料。主要考試的重點都有涵蓋到,可以幫助沒有接觸過這科的人很快進入狀況,在看相關書籍和文獻的時候也更抓得到重點。
5.工商心理考猜班
是實體課,主要整理各章節架構,老師會利用心智圖幫大家順過整個考試範圍,也會給補充講義,包含重要實例、在寫申論時的思考方向。
(三)各科進度規劃
1.整體規劃
因為時間上我有太多的限制,所以除了全程都上雲端的課程外,也沒有參加任何讀書會,另外,我從 8 月開始到隔年 1 月都在教育實習,但我心裡都一直預設我的對手可能有全職考生、本科系學生等等,所以我每個平日都是 4:30 起床唸書,接著去上班,下班再唸 到 23:00 去睡覺,如果實習間有空檔也會拿來唸書,雖然真的很累,但也是這樣才能同時達成兩個目標。
在整個備考過程中,只要是背科我一定會在上課前先看過一次課本或講義,並在上完課後看過分章考古題,了解自己在這一單元掌握了多少東西。我自認不是很會念背科,幾乎所有科目我都唸過了不下十次,順序都是先大致唸過一遍、精讀做分章筆記、複習做分章架構圖,然後一直默背每一章節的重點概念。考前各科我都會默寫一張整個架構,檢視自己在一個關鍵詞後能寫出多少東西,在考試當天也可以拿來幫自己複習過每一個詞彙。
準備過程中也會忘了又忘,尤其是看考古題的時候,即使念了三次還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時候也很慌張,但就是一直反覆唸、反覆默背、反覆寫題目、反覆訂正,再反覆去看自己的訂正,就會發現自己能寫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 至於考古題的部分我自己是大概從暑假就會開始看,但大概到 11、12 月才開始動筆計時寫。一共寫了台大、政大各十年的題目,每一次寫完題目都會自己翻筆記做訂正和補充,除了檢視自己學會多少和夠快的手速之外,我覺得也可以訓練自己在看到陌生題目當下能不能保持冷靜的思考如何應用學過的理論。
2.統計
正如老師所說,課堂的講義幾乎涵蓋了所有考試範圍,所以我只有在初期看過林清山的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其他時間都是上課、看講義和做考古題。我從春季班開始上統計時就會在每次上課後完成那一堂課的分章考古題範圍,並在下一堂課開始前複習前一堂課的內容,我覺得可以大大幫助自己在各觀念間的銜接。 老師的講義我到考試前已經翻到講義都軟軟爛爛的了,講義裡有滿多說明的文字老師在課堂中都會講過,但考前自己在一字一句讀過會發現裡面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重點(例如今年台大就考了迴歸公式的原理)。
書籍:林清山-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心統老師講義★★★★★
統測研輔導課講義★★★★
3.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是滿好搶分數的一門科目,我自己除了課本之外,有再看我大學時修課的書籍和一兩篇文獻。在前期主要重心都放在理解度比較高的項目分析、信度、效度、IRT 等等上,到後期才慢慢背一些常見的測驗類型,例如智力測驗等。心理測驗也有可能考測驗編制,所以在考試前我有自己找一個主題模擬寫過一遍,如果考試遇到就不用浪費太多時間在上面。另外,我自己寫考古題的過程中發現心測的題目重複率滿高的,可以好好把握!
書籍:王文中、陳承德-心理測驗★★★★
心測老師講義★★★★
額外文獻★★★
4.心理研究法
這門科目我在準備的時候沒有花太多心力,除了課本講義之外我有再念一本研究方法。以往年的題目來看,政大比較會出到課本中研究方法的內容,台大則是以 ANOVA 為主(不過今年就不是),我自己在這科的目標就是課本內容要寫得出來就好。 除此之外,考題有時候會涵蓋到心理物理、認知相關的題目,我一開始有嘗試去補一下,但因為題目類型真的太廣了,我也抱持著非本領域能寫出來的沒幾個,最後只唸了信號偵測理論和考古題中曾經出現的名詞而已。
書籍:游婷雅、郭俊顯(譯)-研究方法設計與分析★★★
心研老師講義★★★
5.人格心理學
這門科目算是我大學認真修過的科目之一,再加上其他輔導相關理論,對這門學科有較高的掌握度。我自己這門科目沒有補習,看了兩本書和一些補充文獻(例如正向心理學、特質論中的大二因素),筆記部分則是如前面所說共有三個版本,一個是精讀時的分章筆記、一個是分章架構圖、一個是全部章節的默寫。另外,不論是台大還是政大考古題常常會以英文出題,所以也要熟悉各名詞的英文。 近幾年的考題滿常出現情境脈絡中的性格、腦科學研究和各學派人性觀等的比較,可以多花心思!
書籍:危芷芬-人格心理學★★★★
葉光輝-性格心理學★★★★★
額外文獻★★★
6.社會心理學
雖然沒修過相關課程,但因為是背科所以我也沒有補習,打算自己念。我一共看了三本書和台政教授近幾年的文獻(例如華人內隱自尊等),也有去網路上聽清大的公開課程。雖然比起補習需要花費比較多時間,不過自己念的好處就是會去找很多資源,對這門學科有更廣泛的了解。跟人格一樣這科大多會以英文出題,不過我自己覺得政大偶爾會有冷門的詞彙 出現(就是三本書上都沒提到過的名詞),雖然一開始會很慌張,但後來想想把握住這五分以外的分數更重要,所以我沒有過多的去追求這些。 這科滿常考跟時事相關的申論,要記得看新聞,或至少知道最近的大事!另外,這門科我自己也有寫一篇簡單的研究計畫,以免考試時出現腦袋一片空白。
書籍:曾華源、劉曉春(譯)-社會心理學★★★
洪光遠-社會心理學★★★★★
楊國書-華人本土心理學★★
額外文獻★★★★
7.組織心理學
這科是工商心理學中佔比最大的,除了講義跟兩本課本之外,大量的文獻絕對是必要的。我自己主要是看台政教授的文獻,也會為每一篇文獻做一張 A4 筆記,讓我之後可以一直反覆複習,甚至在申論題的時候寫進去。如同社人兩科,這門科目我也做了三個版本的筆記,另外也寫了一個小小的研究計畫。
書籍:Robbins Judge-組織行為學★★★★
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四十年深化與展望★★★★★
工商老師講義★★★★★
額外文獻★★★★★
8.人事心理學
我自己覺得這科在考試中的比例有越來越多,考試的題目也很活,我自己除了課本講義和補充文獻外,也有聽經理人 PODCAST 來補充一下最近的趨勢和實例。
書籍:Dessier-現代人力資源管理★★★★
工商老師講義★★★★★
額外文獻★★★
PODCAST★★★
9.消費者行為
這一科我只有讀工商老師的講義而已,筆記也只有做一份分章架構圖,不過我有在YOUTUBE 上找到公開課程,補充一些實際案例。
書籍:工商老師講義★★★
公開課程★★★
我自己只報了台大政大兩間,在充滿限制的情況下,身邊難免會有質疑的聲音,雖然我自己準備的過程無倫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很不健康,但我相信如果自己很清楚目標,就會找到方法去克服限制。在備考的過程中我就是告訴自己拼一下就過去了,就算最後失敗也不會遺憾,至少我是耗盡了所有力氣呀~!另外呢,在我整個成長過程中,大型考試我每一次都考得比模擬考差,原本我也很擔心這次的研究所考試,直到我遇到一個姊姊跟我說:「不要過度類化,要相信自己這次做得比以前都好,也要相信這次的考試是一個獨立事件」,我自己很受用,心態對了才能好好發揮。我自己因為準備考試跟實習同時並行,所以轉換不同場合對我來說就是喘息的空間,中後期我一度壓力過大後,也有再慢慢調整自己的狀態和飲食,找到舒壓的方法後真的會覺得唸書起來更有效率了!所以不要覺得放鬆會有罪惡感,如果你已經唸到飽和了,放鬆一下才是明智的選擇。 如果你也想考研究所,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沒有充裕的時間,希望我的經驗可以鼓勵到你。不過最最重要的還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就是自我效能啦),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不同,不一定要給別人一樣坐在書桌前這麼長時間才會成功,不愧對自己就足夠了!